|
海陆联动 直指实战——玉环市举行防汛防台应急抢险救援综合演练 |
|
7月8日,我市2020年防汛防台应急抢险救援综合演练在大麦屿码头及附近海域举行。我市领导周阳、柯寿建、陈威现场观摩了演练。此次防汛防台应急抢险救援综合演练主要是模拟受超强台风影响下,我市各级政府、部门如何在海上、陆地的危险区域以及地质灾害点等进行快速有效的抢险救援,演练共分为四个科目,分别为海上救援艇列队巡逻训练和渔船紧急救援、海水倒灌抢险救援、危险区域人员转移、地质灾害点破拆救援。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、局长曾志斌在演练正式开始前的讲话中回顾了去年抗御台风“利奇马”中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,以及今年防汛防台工作中取得的成绩。他点明了开展演练的目的,并简要介绍了各个演练项目的具体内容。 上午九点,随着一声信号弹的响起,我市2020年防汛防台应急抢险救援综合演练正式拉开帷幕。在码头西侧的乐清湾海面上,由五艘海上救援艇组成的编队飞速向南驶来。对于海上渔船紧急救援是本次综合演练的重头戏之一。紧急报告,紧急报告!一艘回港避风的渔船因为机械故障,引起船舱着火,情况十分危急。接到求助电话,玉环海事处、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、海韵救援队分别派出救援艇前往事发海域进行救援。海事救援艇作为救援指挥船,海韵救援队“蛟龙号”救援船作为灭火主力船,港航巡逻艇、“海韵一号”救援艇则作为人员救援船。 此时,遇险渔船正冒着滚滚浓烟,救援船只火速到达事发海域。只见,“蛟龙号”迅速向渔船靠拢,强力灭火水炮喷出一道美丽的弧线,准确地射向起火船舱。仅仅不到五分钟,船舱里的明火被成功浇灭。但是由于船体受损严重,船员只能弃船逃生,遇险船员拿出充气救生筏拉开后抛向大海,救生筏随即在海面上迅速打开,船员随后纵身跃入海中并迅速向救生筏游去,在成功爬上救生筏后,拉开救生筏内的烟雾弹进行求救。看到求救信号后,海事救援艇、海韵救援队四艘救援艇立即前往营救。救援艇成功地靠近救生筏,救援队员用娴熟的技术,迅速将遇险船员营救上船,被救船员立即被转移至码头上的急救车送医检查,海上渔船紧急救援圆满完成。 演练的第二项科目是模拟受超强台风影响,海堤发生海水倒灌,严重危及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。接到抢险指令,市人武部立即派出“民兵先锋队”前往抢险。不同于江河湖,海水倒灌的威力更大,破坏性也更强,“民兵先锋队”十分娴熟地将一个个沙袋装好,用肩扛用手抬,用自己的血肉之躯,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筑起了一道安全的长城。 第三个演练项目是危险区域的人员转移。现场模拟受台风影响,大麦屿社区有50多名老人、小孩需要紧急转移。阳光救援队、红豹救援队接到政府指令,立即派出20多名队员前往执行人员转移任务。被转移人员很多是老人,行动不便,救援队队员用担架一个一个将他们转移至安全区域。短短十几分钟,50多名危险区域人员全部被成功转移至避灾场所,并逐个为他们扫描了“浙江安全码”。 地质灾害点紧急救援是此次演练的第四项科目。该项目现场模拟受台风影响,有房屋倒塌人员被困。市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报警后,立即调派泰安路消防救援站1车7人火速赶往事故地点。到达现场后,救援人员首先用雷达生命探测仪对被困人员进行搜索和定位,在经过几番监测后,终于确定被困人员埋压的大致方位。现场坍塌物体交错复杂,压在被困者身上的坍塌物只能采取逐层稳固、破拆、清理的战术进行救援,且救援操作平台承重能力弱,消防指战员只能用手去挖,用肩去顶,小心翼翼地转移杂物。由于担心二次坍塌对被困人员造成伤害,消防指战员只能使用手动破拆工具——无齿锯对屋顶进行切割。任何一次比较大的震动或者判断失误都将带来严重后果。关键时刻,指战员们凭借丰富的经验一次次调整救援方案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一点一点地打开“生命通道”,切割的部位已经可以够一人通过,一名指战员利用梯子深入坍塌的房屋内部,一边安抚被困人员一边将其固定至软担架上。(软担架设有两条护身带可以固定伤员身体,以免搬运时身体向侧滑或下滑,以确保救援过程时伤员的安全。)而在屋顶的消防指战员正协力将软担架向上拉,配合内部指战员向上托举的动作,终于,被困人员被成功救出。 |
打印 关闭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