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工作动态
【台州日报】红豹救援队:但行善事,莫问前程
  • 日期: 2020- 08- 18 09: 57
  • 来源: 台州市应急管理局
  • 浏览次数:
  • 字体:[ ]

自2016年建队以来,台州市红豹救援队共出动801次,参与380多起救援活动。

“大爷,赶紧走吧,台风来了这里不安全!”8月3日下午,台州市红豹救援队队员来到温岭高洋村,对临时房内的住户们进行转移。

“老人今年86岁了,有点面瘫,耳朵也听不太清,我们软硬兼施,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,终于成功劝离。”高洋村党支部书记郭佳琦说,等最后一批队员归队,已经是第二天凌晨3点。

这样的工作他们习以为常,行军床往走廊里一搭,头沾着床立马就能睡着。自2016年建队以来,红豹救援队共出动801次,参与380多起救援活动,行程达2万公里,累计时长3万余小时。

严阵以待,迎战“黑格比”

第二天清晨6点,天未大亮,红豹救援队再次出发,清理街道上倒塌的树木和隔离栏。“往往我们刚扶好这边,那边的隔离栏又倒了。”队员们就这样在劲风中坚持了4个多小时。

两天时间,红豹救援队共转移人员38人,寻回丢失人员1人,清理倒塌树木20余棵,扶正和清障主干道的隔离栏500多米。

能够快速完成人员集结和应急响应,得益于他们丰富的救援经验和严苛的日常训练。2016年的丽水遂昌泥石流、2018年的台风山竹、2019年的利奇马、2020年的槽罐车爆炸……说起救援经历,队员们如数家珍。

每年,他们还会进行70多次日常演习,学习冲锋舟、无人机驾驶,监控查询、GPS轨迹定位等技能。目前,团队里已经有救护师15人。近两年,他们还派出25人前往北京学习地震搜救。

闲时,他们还会为在校的孩子们教授急救知识和防溺水等课程,提升孩子们的安全意识。

“家人有时也会不理解。作为民间公益组织,我们没有工资,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”理事长黄金国说,今年队员们的在队时间已经超过了100天。

“但行善事,莫问前程。”红豹救援队的成员们大多是退役军人和党员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宗旨,也给了他们坚守的力量。

汛情危急,夜驰江西

“平时服务,急时应急。”红豹救援队始终以此为己任。今年全国的汛情严重,7月8日晚,一接到来自安徽东至的求援电话,他们就连夜出发赶往目的地,后又辗转至江西鄱阳县。

“一片汪洋。”队员们回忆,7月9日,鄱阳的水位已达到3米,与电线杆持平。水面上漂浮着各式家具、垃圾和树枝,除了一栋倾斜的小别墅外,没有任何参照物。

无法辨别方向,水上救援还面临着重重危机:水底情况不明,不时有毒蛇游动,垃圾和电线随时可能导致冲锋舟发动机失灵。

“有一次螺旋桨被水下的电线缠住,把我整个人给甩了出去。”提起此事,副队长陈辉仍心有余悸,“幸好平时训练到位,我把钥匙缠在手上,冲锋舟第一时间就停了下来。”

转移群众时也遇到了不少困难。鄱阳的巷子太窄,宽1.6米的冲锋舟只能勉强挤入,发动机无法启动,也不能用桨划。“我们就沿着巷子里的电线杆,拽着电线一点一点把船拉进去。”女队员赖琳君回忆,他们足足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,才完成了十几米的跨越。

有些居民的一楼大门基本被水淹没,只留下一点缝隙,队员们就趴在冲锋舟上,擦着天花板将人给接了出来……

“雨很大,我们身上穿着不透风的雨衣,雨水混着汗水流下来,闷在衣服里挥散不去,两名女队员冻得直打嗝。第二天,又迎来了高温暴晒。”队员们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了三天三夜,帮助当地转移受灾群众1200多人,运送方便面和矿泉水各100箱。

“实战就是最好的经验。”队长陈斌说,接下来他们将紧密关注求援信息,只要群众有需求,他们就会冲在最前线。


打印 关闭